test
不是所有学奥数的孩子都适合参与竞技
小微   小学生微试题

2015年,中国的奥数界发生了两件“大事”:在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,中国队不敌美国队,后者时隔21年后再度夺冠;2015年起,高考(精品课)取消奥赛加分,此前,奥赛获奖者的高考保送资格已被取消。

原标题:不是所有学奥数的孩子都适合参与竞技

日期:[2015-08-16] 版次:[B04] 版名:[人物周刊] 字体:【大中小】

■陈武教练与他的学生。受访者供图

广州黄埔区某小学数学老师、资深的奥数教练陈武:

2015年,中国的奥数界发生了两件“大事”:在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,中国队不敌美国队,后者时隔21年后再度夺冠;2015年起,高考(精品课)取消奥赛加分,此前,奥赛获奖者的高考保送资格已被取消。

用中国奥数队领队、主教练,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的话说,“这意味着奥数正在回归正常”。

在广州学习奥数的孩子,仿佛也印证了熊斌的话。他们的年龄在9岁至17岁之间,他们人数具体有多少目前难以统计,因为这个群体的增减随时发生着。他们也许代表不了中国奥数业余界的最高水平,但因为兴趣,难保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的世界奥数冠军,会从他们中间诞生。

只是,奥数是一个需要巨大时间消耗的项目,那些被迫在兼顾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在竞技奥数中夺冠的孩子,则可能会因为一次失利而被打垮。

■新快报记者 郭晓燕 实习生 陈伟珠 苏婕智

陈武说,他最早教的一批奥数孩子,大多在从事着设计师、会计师等职业

熊斌在中国队失利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道,“在中国,只有5%的学生适合学习奥数。”但陈武认为,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,“在中国适合学习竞技奥数的只有5%,也许更少,但实用型奥数则人人都可以学。”

陈武,毕业于湖北黄冈中学,现为广州黄埔区某小学数学老师、资深的奥数教练。他认为,这几年,奥数被“打压”得太厉害。

各大网上社交也好,媒体也好,都在用同一种方法印证奥数的“无用”,就是用奥数题将清华的博士、外企的高管、各类数学教授等一系列高精尖人才难住,然后得出结论,奥数正在“为难”孩子们。

陈武坦承,有些奥数题连他也不能马上做出来,但他的学生却解得更快,“并不是说这题目有多难,而是思维方式不同,奥数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的多元化,即便你牢记了上百条公式,却依然可以被一条奥数题目弄得束手无策。”

他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奥数的实用性。他在记者面前一一翻开每一个奥数学生和他的互动,“他们不时就会和我联系,学习奥数的孩子其实很活泼的,并不是像外界想的一样,内向、偏科,其实他们和普通孩子都一样。事实上,好动的孩子学习奥数的潜力更大。”

他为了证明学过奥数的孩子并不会比普通孩子差,甚至还会因为逻辑思维开发的好,有更好的发展,专门做过一个统计。他把自己最早教的一批奥数孩子重新联系了一遍,发现,他们大多在从事着设计师、会计师等职业,读大学的也大多进入了一本大学。

对有些孩子而言,学习奥数就和学弹琴、踢球一样,只是兴趣爱好

“不是说学了奥数就会怎样,而是这门学科确实会让人思考问题更全面。”陈武坦言,很多孩子在入门时也许比较难,但入门后就感兴趣了,“就像有人喜欢弹琴,有人喜欢踢球一样,奥数一样可以作为兴趣爱好。”

他的说法得到了很多常年学习奥数的孩子的印证。

今年初中毕业的梁钰淇学习奥数已经九年了,她说,因为爸爸是数学老师,所以小学一年级就给她报了奥数培训班。每周末在少年宫学习90分钟。自从学习奥数之后,梁钰淇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奥数了。

梁钰淇说,“奥数常常能给我带来乐趣,尤其是遇到难题时,过程中充满刺激感和神秘感。”

因为学习了很多年的奥数,梁钰淇的数学成绩还不错。她觉得,奥数能够教会她从不同方面去解答一道题,这给她的理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。说到学习奥数最大的收益,梁钰淇认为,“锻炼了思维能力。”

虽然只是个初中生,但梁钰淇已经参加过华杯赛、希望杯、锐丰杯等不少广州市的奥数比赛,她说,这些都是她自己报名的。

对于今年起高考取消奥数加分,她说,并不会因此而减弱学习奥数的热情,“能够加分当然好,没有也无所谓。”

今年秋天即将成为高一新生的邱瑞(化名),在青少宫学习奥数也已经有六年时间了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父母觉得“学奥数挺有用的”,就给他报了奥数培训班。“开始挺容易的,后来也就一点点难而已,总之好玩。”邱瑞说。奥数也就占据了周末一天的时间,但邱瑞觉得学了之后,“数学可以达到不用怎么听都会、遇题乱蒙都能对的地步。”

竞技奥数会带来巨大压力,刘青输掉了一场重要的比赛后,对于奥数也再提不起兴趣

如果一定要说奥数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痛苦,陈武觉得,就是被冠以竞技的奥数。

无论成功与否,这些以竞技作为目标的奥数孩子们所背负的,就不再是一个人的未来,而是整个家庭的期待与荣耀。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,一旦失败往往会让孩子的自信心迅速陨落。

这些年来,陈武教过的孩子里,这种陨落发生过不止一次。

从小学三年级开始,刘青(化名)每周末都要去各种奥数培训机构学习。但刘青那时对奥数并不感兴趣,父母为了迫使她学习,为她找了一对一的奥数老师。奥数入门的枯燥与艰难,让她每次上课前都要先哭半小时。

先是题目读不懂,刘青用最快的语速复述了一道如今她认为能信手拈来的题目:“一个周长1200米的土堤上每隔8米栽一棵杨树,相邻两棵杨树间再栽一棵松树,请问杨树、松树共有多少棵?”

“这样类似的栽树题目有十几道,我只觉得脑袋里都是浆糊,眼前不断有树在飞。我连松树和杨树都分不清……”刘青自嘲道。

幸好在周复一周的循环下,刘青渐渐对奥数产生了兴趣。陈武也认为,刘青对数字敏感,数学基础较好,开始带着她参加各种小型比赛。刘青曾告诉陈武,“我已经开始喜欢奥数了。”

然而,在小升初以前,刘青输掉了一场最为重要的比赛。陈武印象中,这个平时爱笑爱闹的孩子,瞬间变得沉默寡言,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,“学习了3年奥数,付出的时间和金钱都很多。”

之后,刘青随便考了个初中,成绩再不如从前,对于奥数也再提不起兴趣。

高考取消奥赛加分,无疑会降低奥数学习的热度,但让奥数少些功利性,也是一件好事

其实每个孩子的分数就差那么一点点,“你看到孩子在考室里默不作声地解题,很安静的样子,但我看到的就是火光四射的脑力比赛,大家都在拼命解题,仿佛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,这种压力的巨大可以想象。”

陈武说,有的孩子甚至在比赛失利后成绩也随之一落千丈,“曾经有一个输了比赛的孩子告诉我,‘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,只想待着。’”

这些都在警醒陈武,并不是所有学习奥数的孩子都适合参与竞技。他开始为自己所教授的奥数分类,竞技型和实用型,“有些孩子本身可能天赋没那么高,走不了那么远,但是非常喜欢奥数,也可以去学。”

熊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。在他看来,高考取消奥赛加分,无疑会降低奥数学习的热度,但让奥数少一些功利性、回归正常化,也是一件好事,“就像学音乐等其他特长,即使没有保送和加分,也有人会去练的。”

只是,虽然高考加分取消了,但作为一种选拔方式,奥数仍广泛存在于各类小升初、初升高招生和大学的自主招生中。奥数学习热度是否会真正下降,仍是一个问号。

熊斌认为,这个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,以致学校在招生时总会制定一些选拔标准。而数学特长与体育、写作等方面的特长一样,能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成绩和能力,因而成为招生选拔标准之一。但他相信,随着奥数热度的减退,少了很多其他的学习附加目的的奥数,可以成为真正的一项兴趣。

0  

更多资讯
奥数题少了 仍口述答案
加拿大华裔学生成绩骄人 夺国际奥数竞赛第一名
奥数比赛美国夺冠没啥大不了

test